2024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与新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从“一穷二白”到极大富裕,我们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离不开能源事业不断发展提供的重要支撑。新中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能源行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
75年来,风雨兼程,书写发展奇迹。能源行业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建成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75年来,沧桑巨变,赓续伟大历程。能源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扎实做好能源保供,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绘就新中国能源发展的壮丽篇章。
如今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昂首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顺应能源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开辟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一图读懂75年来我国能源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从“一穷二白”到极大富裕
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能源生产数据:1949年,全国发电量43亿千瓦时,原油产量12万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仅为0.2亿吨标准煤,全国80%以上为无电人口。能源基础十分薄弱,可谓“一穷二白”。
砥砺奋进,巨变如擘。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构建起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一组组数据直观印证着能源事业的伟大成就:2023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48.3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202.6倍,年均增长7.4%。1949年至2023年,主要能源品种生产全面发展,原煤产量由0.3亿吨增至47.1亿吨,增长146.2倍,原煤自给率达90%以上,煤炭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原油产量达到2.1亿吨,比1949年增长1740.9倍,年均增长10.6%,夯实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天然气产量由0.1亿立方米增长至2324亿立方米;发电量从43亿千瓦时增长至9.5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电力生产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能源生产发生巨大变革。截至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超过1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近40%。十年间,中国全社会用电增量中,有一半以上是新增清洁能源发电。中国能源转型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十年间,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39万亿元,年均投资近4万亿元,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增长35%,新能源、输变电、新型储能等发展迅速。整体来看,能源产业呈现出结构更“绿”、供应韧性更“强”、产业体系更“新”的喜人变化。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加快能源转型,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
用能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用能质量是否得到提升——这是老百姓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最直观的感受。进入新时代,能源供需保持平衡,能源价格总体平稳,历史性地解决了全国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14亿多人口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从约500千瓦时增长到接近1000千瓦时,翻了一番。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近80%,居民取暖条件显著改善。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从不到10万台增加到近860万台,新能源汽车驶入千家万户。
从依赖进口到自立自强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崛起提供重要支撑
巨大成就离不开科技创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电力供需矛盾日趋紧张,新装火电机组大多依赖进口,容量普遍较小,设备结构、性能和参数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通过技术骨干带头攻关和创新尝试,我国火电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道路。1956年,首台国产6000千瓦火电机组在安徽淮南电厂投入运行,标志着火电机组国产制造的开端,此后国产火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提高,从10万千瓦、20万千瓦、30万千瓦到60万千瓦、100万千瓦,效能指标从高压、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到超超临界,火电生产在高效、清洁、低碳等方面的自主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本世纪初,“西电东送”拉开序幕时,我国6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均由外方总包,工程自主化率几乎为零。而目前,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独步全球,遥遥领先。2022年,全长2080公里的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横贯东西,换流站核心设备均为国产全自主研发,工程创新研制了20种新设备、应用了19项新技术。从川滇交界处发出的绿电仅需7毫秒,即可抵达江苏的工厂。
科技是国之利器,大国重器彰显科技非凡实力。金沙江奔腾不息,屹立下游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当今世界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已累计发电超1300亿度,项目建设过程创下6项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渤海之湾,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有序运转,工程先后攻克多项世界性、行业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为世界开辟了一条核能技术新路径,使得核电站建在缺少水源的地区成为可能;南海之滨,海上“大风车”徐徐转动,我国自主研制的“18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已在广东汕头投入应用,作为全球已安装最大功率等级海上风电装备,单台机组年平均发电量高达7200万千瓦时,可满足约3.6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能源产业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新能源、核电、智能电网等领域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太阳能发电、陆上风电共完成投资额约4300亿元,分布式光伏投资同比增长76.2%,抽水蓄能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增加30.4%,在建核电项目投资平稳释放,新开工核电项目逐步形成有效投资。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已然成为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传统能源到追“绿”向“新”
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坚强后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需要绿色能源。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其中,水电装机4.27亿千瓦,风电装机4.67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7.1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4530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11.8亿千瓦)超过煤电装机(11.7亿千瓦)。
成长历程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太阳能、风能利用被列入国家科研攻关计划;1982年,我国第一座大功率太阳能发电站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古力古台村投运,功率为560瓦;1983年,我国首个光伏发电系统在甘肃榆中园子乡光伏电站建成;1986年,我国第一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厂在山东荣成建成并正式并网发电……
大江大河之上,一个个标志性项目拔地而起。1988年12月,葛洲坝水电站全部竣工,这座长江流域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标志着我国水电施工技术跃居世界先进水平;2020年11月,全球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过验收全面竣工,是我国水电事业发展的“名片”;2022年,全球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展现出我国在水电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技术实力……
东南沿海之滨,一项项里程碑式成果惊艳全球。1991年,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秦山核电投入运行;1994年,我国首座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2020年,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完成研发;2021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新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技术实力持续提升、标志项目不断涌现的背后——是中国践行“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是中国作为“清洁能源大国”彪炳世界的生动写照,更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清洁能源砥砺前行的坚实脚步。
“栉风沐雨75年,中国能源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奇迹,电力系统建设由弱到强,无论规模、技术、效率、公平性、安全性均处于世界前列,正朝着国际领先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稳步迈进。”国网浙江经研院电网规划中心能源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谷纪亭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新能源大发展形势下,新型电力系统作为能源智慧调节枢纽、能源资源配置平台的作用将持续增强,是未来能源基础设施的关键。绿电绿证需求量快速增长,碳计量、碳核算、碳监测、碳认证、碳咨询等新兴业务也将不断涌现。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在智能化建设、清洁高效利用方面成效显著,95%以上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油气行业引领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积极构筑“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格局,持续提升发展的“绿色”含量。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绿色动力
从中俄第一条、我国第三条跨境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到贯穿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我国首条跨境天然气管道——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项目;
从中亚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风电站,到采用全球领先的塔式+槽式集中式光热发电技术的迪拜光热光伏电站;
从非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莫桑比克科洛尔浮式LNG项目,到南非最大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
…………
一个个重大标志性工程,一批批惠民生“小而美”项目的落地实施,都是中国对外高质量能源合作的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全面发展同世界各国能源合作关系,推动建立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多个合作交流平台,打造出核电、特高压输电、水电、新能源等一批重大出口成果,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和国际油气合作区块进一步巩固完善。目前,我国与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双多边合作机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超过40%,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2023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29.9%。耀眼数字的背后,是我国能源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显著提高。
博众智合能源转型中国电力项目主任尹明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其光伏发电转换效率与风电单机容量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光伏、风电、动力电池全球前10的企业排名中,中国分别占9席、6席和6席,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是参与者,也是贡献者。
正如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所说,在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加快自身新能源发展的同时,积极与各国共享质优价廉的清洁能源产品,有效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开发成本下降,实实在在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绿色动力,为深化清洁能源国际合作创造了新机遇,也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历史在砥砺前行中创造,辉煌在接续奋斗中铸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能源行业将进一步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增强能源转型动力活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撑。
来源:中国能源网